顯然不能。這是美國永久性獨霸世界戰(zhàn)略所決定的。重要的是,打壓遏制中國,這是美國的“兩黨共識”,而有民調顯示,共和黨人中對華持負面看法的遠高于民主黨。即使是總統(tǒng),也難以改變打壓遏制中國的戰(zhàn)略大方向。
雖然如此,但特朗普的一大特點就是經濟利益第一。特朗普經濟學的最大特點是“經濟政治學”,就是以經濟來決定政治,而不是政治推動經濟。
而特朗普政治的最大特點,就是通過“商戰(zhàn)”的模式爭取利益的最大化。
也就是說,盡管貿易戰(zhàn)還會繼續(xù),但在地緣政治外交領域卻有可能成為利益交換的條件。
日前,特朗普曾揚言臺灣應當多交保護費,也就是多多購買美國貨和美國軍工產品。
這可能就是特朗普準備好地與中國進行“經貿磋商”的籌碼,如果中國不想美國支持臺獨或與臺獨有直接的聯(lián)系,那就必須在貿易領域里對美國讓步,也就是大量購美國貨,甚至是放緩追趕美國的腳步。
在南海以及東海方面特朗普也會是采取相似的政策策略??傊牵仨殞崿F(xiàn)“雇美國人、購美國貨”和重振美國制造業(yè)的目標,這就是讓美國再一次偉大,這樣會贏得更多選民支持。
當然,也或許是特朗普通過這幾年來的“旁觀”確實發(fā)現(xiàn)了美國對華戰(zhàn)略的錯誤之處,也可能真意識到了加劇與中國關系惡化對美國經濟的嚴重影響。
盡管特朗普的表態(tài)看起來前后不一甚至是完全倒轉,這種巨大的轉變很難讓人信服,似乎更像是對中國的一種“忽悠”。即便如此,這種“忽悠”也透露出特朗普希望有所表態(tài)或采取行動的意圖,以影響選情。至少他希望中國斷了拜登或哈里斯想來北京的念頭,這就有向中國“呼救”的意思了。
(責編:李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