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方候選人難出頭
美國建國以來歷屆大選中,共和、民主兩黨以外的政黨身影并不鮮見,曾經(jīng)也有機會取得不錯的成績,但近年來,第三方政黨在全國性選舉中吸引選票的能力非常有限。
據(jù)《華盛頓郵報》介紹,上一次有第三方政黨的總統(tǒng)候選人獲得選舉人票還是在1968年,當時有5個南方州支持剛成立不久的“美國獨立黨”提名候選人喬治·華萊士。
即使在1992年總統(tǒng)選舉中,美國億萬富豪羅斯·佩羅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,一度在民調(diào)中領(lǐng)先共和、民主兩黨候選人喬治·赫伯特·沃克·布什(老布什)和比爾·克林頓,并獲得了約19%的選民投票,但因為其得票率沒能在任何一個州排名第一,所以未能贏得任何選舉人票,無緣總統(tǒng)寶座。佩羅于1995年創(chuàng)建“改革黨”,1996年再戰(zhàn)總統(tǒng)選舉,拿到了18%選票,僅次于兩大黨候選人,但同樣未能分得一張選舉人票。
一些獨立人士想要參加全國性選舉,不得不借助兩大黨的勢力。比如,以獨立人士身份長期擔任國會參議員的伯尼·桑德斯2016年參選總統(tǒng)時,也選擇與民主黨結(jié)盟,盡管人氣頗高,但在黨內(nèi)初選中仍輸給了希拉里·克林頓。
“鈔能力”能否買人氣?
馬斯克似乎也沒打算挑戰(zhàn)兩大黨的統(tǒng)治地位,而是瞄準國會兩院中一小部分在明年改選的關(guān)鍵議席,希望其創(chuàng)建的新黨在國會中成為一股制衡力量。“考慮到立法機構(gòu)中(兩黨議席數(shù))差距極小,這足以成為爭議法案的決定性投票,確保法案能夠反映民眾的真實意愿。”馬斯克4日在社交平臺X展望新黨未來時寫道。
麥科克爾也認為,雖然馬斯克所建新黨的候選人不大可能在明年國會中期選舉中勝選,但可以發(fā)揮“搗亂和迷惑”作用,分流競選同一議席的共和黨人選票,從而在北卡羅來納之類的“搖擺州”改變兩黨贏面,明年國會中期選舉可能會見證“支持‘美國再次偉大’議程的選票減少”。
2025-07-10 16:55:55
“口水戰(zhàn)”未完:特朗普警告馬斯克“投敵”后果嚴重
2025-07-10 16:01:43
2025-07-10 16:17:36
2025-07-10 15:45:10
2025-07-10 15:52:48
2025-07-10 15:48:42
2025-07-10 14:53:42
特朗普宣布下月開征50%銅關(guān)稅 美制造商憂成本飆升
2025-07-10 15:07:11
2025-07-10 15:05:35
2025-07-10 15:09:59
歐盟氣候監(jiān)測機構(gòu):全球經(jīng)歷了有記錄以來第三熱6月
2025-07-09 16:30:43
2025-07-08 16:32:56
2025-07-07 18:10:17